close

DEVELOPING Mathematics Identity心得

J幫學生發展數學身分

  發展數學身份,這個策略是教師幫助學生並支持他們的數學身份。而這裡的身分是概念包括學生學習會建構數學概念所需要的知識、技能、習慣、態度等的信念和關係,藉由這一個數學身分,可以讓學生發展成一個成功的數學學習者。所以我們在小學數學教學上,教師做出的選擇對每個學生的數學身份都有重大影響,可以說是學生養成數學身分的關鍵期,幫助學生發展他們的參與能力和深層次的想法。

J課堂中教師的做法

  文中有提到用一大張壁報紙,讓學生寫下對數學的想法,可想而知的是,學生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想法,甚至是更新穎的作法,但這邊提到要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寫完還要讓每個同學都能看到對方的想法,並提供交流回饋的建議,當然教師要先規定回饋者的用詞和說法……,去預防攻擊行為的產生。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做法,在臺灣常見的操作方式是小組討論,用小白板寫下想法之類的做法,發表完可能就擦掉沒有留下紀錄,但這裡提供了小朋友討論的過程,而且有留下紀錄,能做之後更深入的討論,每個小朋友的想法都有被看到、被肯定的機會。而我想在之後的教學現場,這是一個可行的方法,可以先讓同學去思考如何解決、相互激盪自己的做法,從全班中去找出一個大家覺得最好的,又或者是最適合自己的方式,進而對數學問題能有不一樣且更多面向的想法。

J必須重新定義成功

  我們的數學教學偏向評量領導教學,以前以紙筆測驗為主,是非題、選擇題、計算題並無法評量解決能力及情意技能,之後則往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多元評量方向前進,引發學生更深層的思考問題,讓認知、情意、技能可以並重。評量應該是連續的過程,讓教學者經由學習者對評量的回應中獲得一些回饋,以作為教學上修正的依據。課室的評量對學生的影響最大,如果老師沒有受過有效的評量方法訓練和時間考量,大部分的紙筆測驗著重記憶,就會侷限於選擇題、是非題、填充題的框架下,讓我們去思考評量真的就是數學教學不可缺少的特徵嗎?學校教育是為了許多不同的利益和目的而存在的,評量的本質應該是提升學習者學習為第一,而不是把評量侷限在某個框框裡。

  文中提到數學教學的成功,應該著重在過程並去肯定學生願意參與在其中,也提供了一些具體的建議,像是可以用新的方式去表達想法或是回答問題、或是能夠仔細聆聽後重述別人的想法……,都在提醒我們要去培養學生面對數學問題時能夠使用的策略等,都可以讓我們發現到國外的數學教育和台灣的數學教育,所培養的出來的數學人才程度的差異,因此我認為在課堂中要時時提醒自己,要結合學生的現實,保有學生的思維的能力,我們可以做的是替學生「找麻煩」,去創造問題和提供他們能解決問題的情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tp105114 鏡 的頭像
    btp105114 鏡

    btp105114 鏡的部落格

    btp105114 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