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H.W.分享 (1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談讀書

  俗話說得好:「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萬卷始通神。」就是說,一個人的內在如果蘊藏詩書典籍就會有學識文采,所散發出來的氣質自然會美好有精神;相反的,一個人若是不讀書,不只會無精打采、也會因為缺乏知識變成一個枯燥乏味沒有涵養的人;所以,我們要讀書才能成為一個有知識有涵養、神采奕奕的人。

  為什麼人要讀書呢?首先,讀書能夠幫助我們獲得知識,例如:英國文學家莎士比亞說:「書籍是人類知識的總統。」可見讀書之於知識的重要,透過讀書我們可以得到人類累積下來的智慧。其次,讀書可以幫助我們有好的文學素養、表達能力,寫出有道理的文章,例如:唐朝詩人杜甫曾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當我們讀了許多前人的知識後,我們能將這些知識內化,提筆寫出來的文章也就自然有條理,可以知道讀書能夠幫助我們寫出有品質的文章。另一方面,讀書也能使自己的心靈保持快樂,例如:東晉文學家陶淵明所說:「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當一個人對於知識有所領會時,身心自然會感到愉悅,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來說,由基本的生理需求直接昇華到對於求知的需求,忘記吃飯也就理所當然了。由此可知,我們不該讀書嗎?

  而一個不讀書的人,是如何變成一個枯燥乏味、沒有涵養的人的人呢?首先,當一個人不讀書,他的腦袋就會失去思考的能力,例如:法國文學家狄德羅曾說:「不讀書的人,思想就會停止。」所以一個沒有讀書的人,就無法思考。其次,不讀書的人說話沒有內涵、面容失去光彩顯得醜陋,例如:北宋文人黃庭堅有云:「一日不讀書,言語乏味;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當很多天不讀書時,知識道理就不會存在自己的心中,面目自然會黯淡無光,向別人說話也會枯燥乏味。最後,不讀書的人,只會讓自己的人生留下悔恨,例如:《清詩鐸·趁早歌》:「讀書不趁早,後來徒悔懊。」當一個人不趁早讀書,到之後只會悔恨自己所錯過的一切。由此可知,一個人若是不讀書,由內而外都會產生壞處,徒留遺憾而已。

  那我們要怎麼樣成為愛讀書的人呢?我認為要做到下列幾個項目:首先,要隨時保持著一顆愛讀書的心;其次,要常把握時間讀書,汲取新知;最後,讀書時要訓練自己思考,讓自己有成長的空間。

btp105114 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諮商概論  深夜遇見蘇格拉底 心得

一、主角Dan從追求錦標的體操選手,到可以慢下腳步來,感受因為車禍而帶來的生命低潮,察覺當下(here and now)的歷程中,反覆不斷的「靜下心來」,你覺得他歷經的「改變」是什麼?
 我認為在Dan察覺當下,靜下心來經歷的改變歷程有六個階段:

(一)體操常勝軍──自傲無人能及

  剛開始得過無數獎牌的體操選手Dan,心態和行為很「速食」,趕著看到成效、趕著成功,為自己的種種表現非常自滿。從一開始酒吧中和朋友的互動就可以知道,不論他是在自己的生活、工作、情感上,都漫不經心,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

btp105114 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ostering Perseverance心得

J培養學生不屈不撓的毅力

  在臺灣常常見到的情況是學生成績好,但實際上的數學能力不好,背後原因大多是死背公式,沒有真正的去理解。老師除了幫助學生建立自我認同、提升學生的信心外,還要去協助學生能夠堅持下去,不輕言說放棄。讓我不禁回想起從前我們所受的數學教育,必須要能馬上給老師正確答案,才能獲得老師的讚賞,導致如果題目太難、自認為無法解決就會直接放棄,在我們的數學課老師問完問題的待答時間約0.8秒,若短時間內學生沒有做出反應,老師就會接著去補充、提示學生應該怎麼做,這時就容易造成學生說:「我不會。」來回應老師的問題,畢竟這是最簡單、最快速,也最能讓課程順利進行下去的方式,老師能繼續跑完教學流程,學生也不用想破頭還說不出老師想要的答案。

J數學需要我們去用心思考

  然而在我們這樣的教育制度下,老師要如何去告訴學生數學是需要經過我們思考的產物,教師和學生有太多無形的壓力在迫使我們前進,學生有升學壓力、放學後還要面臨補習班的壓力,在四面八方都在催促著我們的學生趕快跟上進度,不然你會被這個社會所淘汰,但是這真的是學生需要的嗎?有太多的原因,讓我們的數學教育進入惡行循環中,導致學生「沒有辦法馬上得到答案,那就是『不會』。」給多一點的思考時間呢?還是不會。因此,我們必須要去教導小朋友思考,然而「教,不是按部就班的解題流程」,而是要讓學生去思考遇到沒有看過的題目要如何解題。

btp105114 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AYA CALENDARS in the classroom心得

J根據學生文化背景設計數學教學

  老師根據班上學生的背景(有15%是移民家庭),還有學生對馬雅預言非常感興趣,決定設計一個結合文化的數學課程,就是運用馬雅日曆在課堂上一個關於最小公倍數的課程,在學生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去用一個古代文化的視角,來學習最小公倍數。

  這讓我想起我們2016.12.14到阿里山原民部落的國小進行數學教學的活動,在這場活動中,我們所擔任的角色是觀察紀錄者和數學闖關活動被小朋友用球丟的寶可夢,教學活動主要由數教系的同學進行。我們看了低中高三個不同年段的數學教學,這三個教學的共通點,都是結合了繪本教學,而繪本運用於引起動機,和整個課堂引導,繪本內容會結合當地的原民特色作為人物、情境設計,數學問題也在繪本中呈現,是一個數學教學的新嘗試。

  在六年級算雨量的教學,採取讓學生填寫學習單並上台實作畫表的方式,但和學生生活經驗的連結比較少,引導部分可做加強,這樣學生的的反應會更加熱絡。而四年級則是公尺和公里的換算,則是用了祭典作為開頭,村民需要從各地運送器材,車子要從A地經由C地開往B地,過程有車子漏油需要救援,讓小朋友去思考卡車要開多遠……的問題,也有用學生最喜愛的小熊做為獎勵,讓學生願意認真參與課堂。在二年級是用打山豬的活動,讓學生去想在情境中多長的刀子才能打到山豬,接著是透過讓小朋友拿著用線的底部黏著一顆小球的教具,在教室中找鉛直線……的活動,教具做的很精美,對低年級的學生非常有吸引力。我認為這樣結合原住民文化的教學,讓課堂上的數學教學變得更活潑了!

btp105114 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EVELOPING Mathematics Identity心得

J幫學生發展數學身分

  發展數學身份,這個策略是教師幫助學生並支持他們的數學身份。而這裡的身分是概念包括學生學習會建構數學概念所需要的知識、技能、習慣、態度等的信念和關係,藉由這一個數學身分,可以讓學生發展成一個成功的數學學習者。所以我們在小學數學教學上,教師做出的選擇對每個學生的數學身份都有重大影響,可以說是學生養成數學身分的關鍵期,幫助學生發展他們的參與能力和深層次的想法。

J課堂中教師的做法

  文中有提到用一大張壁報紙,讓學生寫下對數學的想法,可想而知的是,學生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想法,甚至是更新穎的作法,但這邊提到要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寫完還要讓每個同學都能看到對方的想法,並提供交流回饋的建議,當然教師要先規定回饋者的用詞和說法……,去預防攻擊行為的產生。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做法,在臺灣常見的操作方式是小組討論,用小白板寫下想法之類的做法,發表完可能就擦掉沒有留下紀錄,但這裡提供了小朋友討論的過程,而且有留下紀錄,能做之後更深入的討論,每個小朋友的想法都有被看到、被肯定的機會。而我想在之後的教學現場,這是一個可行的方法,可以先讓同學去思考如何解決、相互激盪自己的做法,從全班中去找出一個大家覺得最好的,又或者是最適合自己的方式,進而對數學問題能有不一樣且更多面向的想法。

btp105114 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hanges Through The Years 心得

一、練習再練習

  在1920-1930年代數學的學習中,採用連結論或是觀念論,偏向行為學派桑代克的理論,教學注重在有關錢的計算、加法和減法,靠記憶或是死背的把事實記下來,像是1+1=23-1=2、九九乘法表等等,所有數字的操弄都是純粹藉由背來獲得。雖然這是最早期的數學發展,顯示出了對數學不了解,又要學會數學的最佳管道就是把它背下來,久了也就熟悉了,熟悉之後能運用也就沒有了解不了解的問題存在。所以這樣數學透過「背」、「不斷練習」就能學會的觀念,還是存在現今社會的人心中,小朋友數學不好,就是缺乏練習,送去補習班做題目,在補習班的壓榨下,不會算也都背起來了,數學好像也就這樣學會了。

  然而數學真的只要透過這樣背和有技巧性地練習,就能把這些各個不一樣的數學觀念像織布一樣連結起來,成為一個有組織的架構嗎?這樣的問題同樣存在我們現在的社會中,教師的數學教學不去想如何讓學生能理解,而是一味地叫學生背起來、記下來,告訴學生,「就是這樣,沒有為什麼」,其實對學生數學的能力的進步一點幫助也沒有,顯然這樣的問題,在數學的發展中也被發現了,而產生了下一個階段。

 二、有意義算數

btp105114 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主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心靈捕手)
組員:陳同學、楊同學、鏡

undefined

一、案例介紹

(一)電影: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

btp105114 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主學習在香港的推動經驗-何世敏博士 心得

  自主學習必須掌握幾個基本原則,有學習動機(Motivated)、投入學習(Engaged)、學會學習(Learning to learn)、善於反思(Reflective),有了動機主動投入學習還要能學會如何學習的方法,並能從中反省獲得反思。在香港及台灣教改都遇到了相同的問題,改而不革、教而未學、課而無效,讓我們去反思教改沒有有太大的成效的原因,原來都是沒有意識到問題的根本。然而自主學習則幫助我們去打開「學習的黑盒」,幫助學生在動機、行為、認知、後設認知,幾個方面能有所成。

  教師要注意的教學原則有四項:

 一、先學後教:把握讓學生預習的原則;

 二、以學定教:透過前測去了解學生起點行為;

btp105114 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墨海社書法六人展 2016.11.17 心得

calligraphy2.jpg

  在這次的展覽中看到了許多不一樣的書法表現方式,甚至有作品是直接拿練習的九宮格來裝裱成作品,我覺得很少見,因為九宮格比較難表現墨色變化,但是作者還是能用其他方式表現。也有展成四屏、對聯形式的作品,整體看起來很雅致,能在保留傳統書法技巧下再做創作,能讓作品更有深度。當然其中也有很大的行草作品,一進去就會被他的氣勢所吸引。

  在幾位老師們作品中,都可以看見他們書法的功力,都是累積古典臨帖的養分而來的,像是劉神扶老師的篆書作品就很有黃穆甫篆書風格味道,原來google之後才知道老師從小就開始練字、不懈怠,在書法展賽裡面都有非常優異的表現,現在才能有這樣的作品能呈現,真的非常厲害!

calligraphy3.jpg

btp105114 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前大陸教育政策改革的四個問題-瀋陽師範大學孫綿濤院長 心得
  在孫院長的演講中,提到了四個大陸教育政策改革所遇到的問題:一、學校培養目標問題;二、關於管、辦、評分離的問題;三、關於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的問題;四、教師管理的問題。並從這四個面向一一和我們講解。

  首先,我們必須對教育政策有所理解,學者也需要了解大陸教育政策的改革,再由講座者講解教育政策改革的可能性,談到了教育政策是國家機關和社會組織為了達成某種教育政策、目標、任務,所制定、執行、評價的一種戰略性規定。而在高等教育蓬勃發展之下,大陸的教育也面臨改革問題,從學校培養的目標中不外乎是希望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但卻很少有學生能達到,因此要了解各個學生的素質、個性特長、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

  目前也正在實施管、辦、評分離政策的試點,由政府來管理、交由學校來辦、由社會來評鑑,其實評鑑制度問題也是台灣長久以來的困擾,如何改善應付式的評鑑的問題也是我們需要探討的部分,而老師也建議我們思考日本2000年提出的第三方評鑑制度,基於政府資源有限,民間力量無窮,透過中立的民間第三方來進行評鑑,以專業且客觀的立場來評鑑,提升讓人信任與認同的服務品質與效益。

  另外也提到了關於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的問題,有當前高等級中小學現代學校制度的建設狀況,也提到了其體系及建設的步驟,最後更提到了教師管理的問題,教師管理政策改革的背景,如教師法的修訂等,更討論到其改革的主要內容,有教師工作的性質,教師到底是否為公務員?是公共性抑或是非公共性?教師如何評鑑?教師的編制與職稱、教師的薪資等,都是修法所面臨到的問題。

btp105114 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師資培育願景心得

  在師資培育願景中秉持著師道、責任、精緻、永續四項核心價值,教師的圖像及其核心內涵為具備教育愛、專業力、執行力的新時代良師,期望教師們擁有「洞察、關懷、熱情;國際觀、批判思考力、問題解決力;創新能力、合作能力、實踐智慧」並具備多項專業素養能力,成為「愛師培(ICP)3」的全方位教師。

  以下說明,我們如何朝著師資培育願景的期望前進:

一、富教育愛的人師:洞察、關懷、熱情

  若說關懷是教育愛的起點而熱情可以持續教育的志業,那洞察則可以掌握時事。教師參加師資培育即是熱情的開始,莫忘初衷,秉持著自己的教育理想而努力,延續自己對教育的熱情,不被社會現況所打倒。培養自己敏銳的觀察力,不只是社會現況、教育時事、關懷同儕也是培養洞察力的好方法,進而能關懷他人、關心社會、關心整個教育現況。

btp105114 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